不少帝王在打江山时和手下大将同甘共苦,一旦江山稳固之后,他们就开始担心这些曾经为国家建立做出贡献的大臣会功高震主。历史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像徐达、李善长、刘伯温等,这些当年和他共同打天下的功臣,几乎都被其杀绝了。
当然,在历史上也有不少温顺的皇帝,他们在登上帝位之后并没有急着对当年一起征战沙场的兄弟残忍屠戮,而是采用像杯酒释兵权这样温和的方法,最终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
不管是用哪种方法,不少帝王为了让自己安心都会找各种借口夺走功臣手中的大权,如果大臣不愿上交或者没有意识上交手中的权利,帝王就会不择手段的谋害他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古代有不少忠臣良将在帝王手中含冤而死,有的甚至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简直是死不瞑目,那么这些人都有谁呢?
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他的一生堪称传奇。岳飞幼年就立下报国之志,为此苦练武艺博览群书。后来岳飞凭借过硬的本领顺利进入朝廷,继而成为一名军事将领,自此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岳飞在治理军队方面纪律严明,军队每天休整的时候,都会督促将士们穿着沉重的铠甲爬斜坡跳战壕训练,岳飞还禁止士兵掠夺百姓的物资,违者一律处斩,由此百姓们对岳家军十分信赖。
宋太祖凭借强大的兵力才成功夺权,他深知军权的可怕和重要性,所以一上台就夺了功臣们的兵权。但是这远远不够,宋太祖为了防范武将专权,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特意设置了一套重文轻武制度,它贯穿于宋代的政治运作中,形成了"文人主政"的局面。
宋代重文轻武造就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但是也导致宋朝频频遭受外敌侵略。自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北宋对外侵一味忍让造成大量国土流失,百姓流离失所。
岳飞看到残破的河山心痛至极,因此他始终坚持打退金兵收复失地,岳飞为了这个理想勇猛作战,而且在收复失地的战斗中频频获胜,后来岳飞看到张俊、韩世忠等多路大军牵制了金兵势力,就打算趁机直捣黄龙收复失地。
岳飞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撤军,无数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果,也因此毁于一旦。可恶的是,即便岳飞撤了军,秦桧也并未善罢甘休。秦桧看到岳飞如此执着于收复失地,始终觉得他是阻碍求和之路上的绊脚石,为避免夜长梦多便决定把他除去。
其实岳飞被陷害而死,背后也有宋高宗的意思,当时屡战屡胜又胸怀天下苍生的岳飞十分受人民爱戴,声望甚至超过了宋高宗。虽然岳飞忠诚爱国不可能反叛,但岳飞的声望之高还是引起了宋高宗的忌惮,更何况,他还是宋高宗求和路上的一大阻碍。
更让宋高宗不悦的一点是,岳飞出于忠诚爱国的思想,打算迎回二帝,这很可能会让宋高宗随时失去还没坐热的龙椅,宋高宗面对这样一位声望极高又威胁到自己皇位的臣子,自然是不会手下留情。
袁崇焕是明朝末期的著名的爱国名将,在任时喜欢与人谈论兵法,遇见退伍的老兵,袁崇焕会与其讨论边塞的事情,所以对边塞的状况比较了解,自认为有镇守边关的才能。
袁崇焕幼年便十分聪慧,喜欢读书和练武,他通过长期的学习和锻炼,成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后来他考上进士被调往福建担任知县,在任职时因为政绩表现突出被调往兵部。
后来明朝越发衰败,许多领土被金军占领,边关地区更是缺乏人才,袁崇焕得知这一情况后便主动向朝廷表示,自己愿意前往边疆驻守维护国家安宁,崇祯皇帝当即同意了他的请求。
不过袁崇焕毕竟只是一个人,其能力再强也难以扭转整个天下的局势,关外的统领皇太极努尔哈赤一直对明朝江山虎视眈眈,他和袁崇焕多次交手后发现他是块硬骨头,就换了个进攻思路,他采取迂回战术打算直接攻陷明朝首都。
可谁都没想到,在这种国家将倾的危机时刻,崇祯皇帝竟然处死了袁崇焕。其实崇祯皇帝处死他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他擅自处死了大将军毛文龙。要知道毛文龙对于对抗金兵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此重要的将领,袁崇焕就因为看不惯他说杀就杀,这让崇祯皇帝极度愤怒。
最后皇太极率领大军直扑北京,袁崇焕把清军团团围住就是不打,其实袁崇焕这么做是为了等敌人把粮草耗光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但是崇祯皇帝却并未洞悉他的这种战术,这就给了皇太极可乘之机。
皇太极利用反间计故意放走了抓捕的两位太监,并且临走的时候,故意让他们偷听到袁崇焕已经叛变投降的假消息。说来这两位太监也真是"忠心",回去以后就立马把这个假消息传给了崇祯皇帝。
其实大家都明白,岳飞和袁崇焕都是著名的爱国英雄,只是当时的君主出于中央集权的角度考虑,轻易听信奸臣谗言,从而导致这两位英雄蒙受不白之冤,最后惨死的结局。
不过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会永远记得这两位英雄为国为民付出的努力,并且永远铭记他们曾经做出的贡献,而对于那些谋害他们的奸臣,我们也会永远唾弃。历史不会说谎,真相总有被揭示的一天,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原创制作!
标签: